关于五四运动的书籍

  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文化更新运动,也是二十世纪中国最重大、最深远的历史事件。下文是为你推荐的关于五四运动的书籍,供参考阅读!

五四运动的书籍

  《五四运动史》【一】

  彭明所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修订版)

  内容简介

  《五四运动史》全书共20章,凡52.6万字,分别论述了五四运动发生的社会、思想条件,五四运动的发展过程,五四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这样三个方面的问题。不讲清北洋军阀的统治,就不可能讲清五四运动为什么会发生。本书正是一开始就用了相当大的篇幅来叙述北洋军阀时期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封建专制主义的黑暗统治以及外国帝国主义掠夺和军阀压迫下的中国社会经济,叙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艰难境遇中的发展和新的社会力量的相应的生长,由此说明,五四运动在1919年的发生及其成为中国革命的伟大的新起点,决不是偶然的。作者指出,“五四”以前,群众中已经有零星的、自发的反抗斗争,一场新的革命风暴也正在孕育之中。而当时的新文化运动则是这场风暴的预兆和前奏。作者在叙述了以*主义反对专制主义、科学思想反对迷信思想的斗争过程之后指出,必须足够地估计“这次启蒙运动的震古铄今、振聋发聩的思想解放作用”,必须承认这场斗争由于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权威,因而在客观上确曾为尔后人们接受马克思主义创造了某种条件;同时又指出,批的弱点在于“未和政治运动、群众运动相结合”,并且具有“形式主义倾向”,即对西方文明主要是法西文明采取了绝对的肯定态度。作者认为,“建立资产阶级*,这是当时启蒙思想家的共同方案”,也是他们当时所可能作出的唯一选择;但是,对于怎样实行这个方案的问题,“他们却不能作同圆满的回答”。他们没有能力把自己憧憬的“*、平等、博爱”的王国实现在半殖民地中国的土地上。正是这个事实,成了中国的先进分子尔后抛弃资本主义方案转而倾向*的历史动因

  《触摸历史——五四人物与现代中国》【二】

  陈平原 夏晓虹 编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以五四人物为经,以现代中国为纬,内容涉及五四运动的前因后果与诸多方面,通过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现场来透视当时的历史与社会,构成了一幅立体的五四运动的全景图。书中精选了与五四运动关系密切的45位人物,分为四组:“为人师表”、“横空出世”、“内外交困”、“众声喧哗”,采用历史照片与史料解读相结合的方式,形象生动地展示了那不同凡响的“关键时刻”,显示出编著者对历史匠心独运的架构。

  本书的主编陈平原先生曾带领作者沿当年五四学生运动的路线,用将近5小时走遍全程,以历史照片比较或补充当时的情景。这正说明了全书的着力点在于通过考掘历史人物和精彩细节来理解百年中国,帮助读者重返那段令人神往的历史,为我们进入历史深处提供了绝好的线索和强烈的现场感,不失为一部脉络清晰、具有张力的关于百四的著作。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三】

  内容简介

  1995年11月到12月间,作者利用养病的时候把1980年初写成、1981年出版的《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读了一遍。自这本书完成以后,这还是第一次从头到尾重读它。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全书约70万字。1981年6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然后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了字体较大(4号字)的版本,不久红旗出版社还出了这部书的简本。这三个本子都经过多次重印。据我掌握的情况,它们的印数累计共300余万册。全书分为5编29章,上起1840年的鸦片

  战争,下迄1919年的五四运动。依据作者本人50年代提出的中国近代史“三大革命高潮”的理论,划分成从鸦片战争到太平天国失败(1840—1864年,即第一编)、从太平天国失败后到义和团运动(1864—1901年,第二、三编)、从义和团运动失败后到辛亥革命(1901—1912年,第四编)、从辛亥革命失败后到五四运动(1912—1919年,第五编)4个时期。分别论述了不同的历史阶段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社会各阶级及其互相关系的新变化,突出描绘了阶级斗争这一错综复杂的历史主题,清晰勾划出了“太平天国——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这条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展示了近代中国一步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以及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历史全貌。 该书总汇了作者30多年来在中国近代史方面的研究成果,从体系到观点都反映自己独到的见解。该书着意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揭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规律,以理论分析见长,很少使用偏僻的史料,注意对常见 的典型的材料进行层层剥析,也很少搬抄马列经典作家的具体结论,强调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中国的具体历史问题,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新史学,摆正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论述与中国历史的`具体结论的关系上做出了可贵的尝试。该书善于揭示历史的内在联系,这不仅表现在大的框架的构思,而且更精彩地表现在一些小节的设计上。“没有出场的角色”一节,(第17章)衔接了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两个重大历史事件;“农民群众的自发斗争撼动清朝统治的基石”一节(第22章),阐明了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动乃致胜利与传统的农民斗争之间不可割裂的联系。“清王朝的覆灭和南京*的结束”一节(第25章)更是巧妙地点出了软弱的资产阶级靠妥协换来的胜利,也同时带来了自己的失败。本书发端宏大,锐意立新,于史学界很少注意的问题诸如“知识分子对太平天国的态度”、“资产阶级对义和团的态度”、“政变中的失败者和胜利者”、“洋务问题上的又一种分歧”等均作了专题研究,开拓了近代史的研究领域;而于史学界普遍关注,争议较大的问题诸如清*闭关政策的得失,太平天国运动及其政权的性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的作用,义和团运动的评价,辛亥革命的功绩以及重要历史人物的褒贬等等,又多有自己的一家之言。本书还注重对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分析,通过不同阶段社会经济呈现出的不同特征来考察政治生活、社会意识等方面的变化,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全书结构严谨,详略有序,文笔干练而有朝气,论理深刻而易懂,照顾到了不同程度的读者,出版以来,在学术界和社会上均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五四之魂: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史》【四】

  林贤治 著

  广西师大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系林贤治先生最新一部思想性作品。   一切历史都是精神史。作者步入五四以降现代中国历史的深处,从历史的尘埃中勾勒出一个个鲜活的面容及一串串意味深长的精神事件,批判性审视了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历史道路及其生存困境,并着力彰显出他们在困境中的言说方式及其选择的价值。作品以其提问的深度、概括的精准以及包孕的思想动量而备受学界、思想界关注。

  《共鉴“五四”》【五】

  作者是刘再复。

  内容简介

  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文化更新运动,也是二十世纪中国最重大、最深远的历史事件。一个东方大国的文化转型、心理转型就从这里开始。所有的中国知识分子都必须面对这一划时代的事实。本书即为刘再复先生近年来发表的有关“五四”的访谈、对话、文章的合集,当中更以李泽厚与刘再复的精彩对话作为本书代序——“五四”五说。在当今纷纷诋毁“五四”、盛行尊孔的语境中,如何看待“五四”?刘再复教授以犀利的思想、鲜明的态度和精粹的语言作出了自己的回答。书中作者还与李泽厚、李欧梵教授一起,直面真理,共论九卜年前的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