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教育制度沿革史》:一本书了解中国教育史 本书为著名教育学家、东南大学校长郭秉文先生的英文博士论文,原书1915年由哥伦比亚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出版,并由导师孟禄教授作序。 全书共分八编,涉及上古教育制度的起源、上古教育制度及其退化、汉以后各朝教育的沿革、新旧教育的过渡时代、民国时代所建的新教育等,系统介绍了中国教育制度的沿革与影响。1916年商务印书馆曾出版由周槃译述的文言文译本,本次出版为现代汉语新译本,更便于阅读理解。此外,新译本补充了1916年版所删除的原文脚注与参考文献,并作了精心校订,补充了学术年表与导读文章。 延伸阅读: (1)《中国古代书院》 (2)《中国古代学校》 (3)《中国古代考试制度》
2、《中国教育改造》:教育救国的思想 本书选编陶行知教育学代表作,收有《教学合一》、《中国师范教育建设论》、《平民教育概论》、《我们的信条》等名篇,全面反映了作者教育救国的思想。书中批判了传统教育,提倡教育改革,着重论述平民教育的思想和实践。
3、《中国教育财政之改进》:中国教育财政学的第一部专书 本书为陈友松先生的英文博士论文,根据当时中国教育的现实,注重比较教育和教育经济的研究,1935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受到学术界的高度赞赏,被时任北京大学校长马寅初誉为“在教育学与经济学之边缘领域的开拓性研究工作。”此书为我国教育财政学的第一部专书,开拓了新领域,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称他为“东亚一流学者”。
4、《喻园心语》:大学校长给大学生的第一堂课和最后一堂课 华中科技大学背靠一座山叫“喻家山”,故校园得名“喻园”,此书为该校校长“根叔”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和对学生讲座上的话,故名《喻园心语》。《礼记》有云:“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 我叮咛同学们,要告别“啃老”,告别“俗气”,告别麻木,告别粗鄙,告别精神苍白。“告别权力崇拜同样是一场伟大的告别。”
5、《希望的敌人:不发表则灭亡如何导致了学术的衰落》 思想本来是无法量化的,但随着大学日趋市场化,衡量思想的尺度越来越与思想本身无关,而越来越受制于市场的逻辑。 大学究竟为什么存在?作为人文学者,我们写作乃至发表又是为了什么?这些问题的背景是近年来高等教育在全球范围内愈演愈烈的市场化进程。面对这种市场化,在大学教书的人免不了对学术事业乃至大学本身产生前所未有的疑惑。对人文学科的学者来说,这种疑惑就来得更强烈。人文学科曾有某种程度的独立价值,在冷战期间也一度具有意识形态功能。如今,这种价值和功能正在逐渐消失,和大学的其他学科一样,人文学科也被纳入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思维框架,必须以“产量”来证明自身存在的价值。 人文学科研究成果的评估变成了一个越来越纯粹的量化过程,只涉及什么人在什么级别的出版社出了什么书,或在什么档次的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多少篇文章,有多少人次援引了该作者的观点等等。至于这些书和文章究竟是什么内容,有什么学术意义,那就不在评估范围之内了。这种制度性的转变正在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做学问的方式。为了谋求职位职称,为了获得荣誉地位,学者们都在不遗余力地提高学术产量,就连在读研究生也难逃这种压力。一时间,写书的人似乎比读书的人还多,哪怕书还有人读,其目的也和以前大不一样了。既然书已经沦为谋取职称和待遇的工具,那么读书无非是为了能够生产更多的书,让自己的履历显得更壮观,如此无穷反复。 上述问题如此明显,却又如此地像“皇帝的新衣”一样被视而不见,以至于若不是有人像孩子一样率真,大声道出人们其实已经看见的东西,我们恐怕还不会向自己承认,大学作为一个理念已近崩溃。林赛·沃特斯之于人文学者,恰如那个天真的孩子之于那群佯装不知、对“皇帝的新衣”一味赞叹的世故路人。
6、《欧洲中世纪大学》:什么是大学?了解中世纪的大学是了解大学的第一步 大学与行会有关?university是由“universitas”一词演变而来的。后者最初是指“corporation(公会,自治团体”,与行会“guild(gild)”同义。“universitas”是在教学场所中开展的自律性行会组织,由学者组成的行会;“studium”是教学的场所。 延伸阅读: 《欧洲中世纪大学的演进》:经过多年研究填补我国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空白
7、《细读美国大学(第三版)》:一位先行者领你进入美国大学的人生指南 《细读》并非严格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学术著作,但其价值却不在一本美国高等教育研究著作之下。这不是用逐章逐节排序而来的教科书,却是作者在美国各类大学学习、工作和生活体验的集成。虽不能与《红楼梦》一样的巨著相提并论,但不同经历的人都会有自己的解读。——洪成文
8、《认识大学》:失去灵魂的卓越 “钱学森之问”把大学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 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大学? 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亲历者和实践者,李培根将他数年的思考汇集成册,句句真言,字字珠玑。
9、《象牙塔的变迁》:1749年普鲁士“不出版就滚蛋”政策,大学的“官僚化”与“商品化” 学术卡里斯马,源自马克斯·韦伯的论述,意指学术的神秘魅力或巫术性质。 研究性大学的起源根植于*与市场所导致的学术行为方式的变迁,学术实践发生官僚化与商业化,由此催生了研究性大学: 发表作品的数量、勤勉的教学表现以及可接受的政治观点和生活作风,还要在著作中让人看到“才华横溢”,表现出“原创性”。 一本惊人的杰作,才华横溢。其风格与方法可能有迹可循,但作品整体的大胆创新令人振奋。 ——谢尔顿·罗斯布拉特,美国科学家 (克拉克)用机智的分析,趣味盎然的档案轶事及诡异的幽默感建构起这部作品,那种起头如神来之笔的作者总是令人难以抗拒。一部奇特的杰作! ——安东尼·葛拉芙顿,《*》杂志
10、《近代中国留学史 近代中国教育思想史》:中国近代第一部研究留学问题的专著 舒新城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富有传奇色彩的教育家。《近代中国教育思想史》是舒新城的重要研究成果,它较为系统地阐述近代中国教育思想的演变特点与规律,勾画出中国近代教育思潮发展的大致轮廓。 《近代中国留学史》为中国近代第一部研究留学问题的专著,奠定了中国留学史研究的根基。从清同治九年到民国十五年近六十年来有关中国留学种种,内容涵盖留学创议、制度设计、章程规范以及中国学生赴欧美、东洋等国留学人数、所学科目等方面。因此,《近代中国留学史》成为研究有关中国留学历史的必读书目,也为日后书写中国留学教育史贡献了基本范式。 延伸阅读: 《中国人留学史话》
11、关于大学的书,让你知道什么是大学? 关于大学,我们有太多的要吐槽,太多的要回忆,太多的要研究。欢迎告诉我们,你的大学,你的青葱故事。下文是励志网整理收集的关于大学的书,让你知道什么是大学?,供大家参考。 什么是大学书单一: 何谓大学?这是一个老问题,也是一个常问常新的问题,希望通过《逝去的大学》、《谁的大学》、《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三本书可以引起人们对于现今大学教育的关注、反思。 《逝去的大学》 谢泳, 智效民 等著 / 北京:同心出版社 / 2005 关于大学精神的缺失,无疑是其中最受人们关注的话题了。大学人文精神的缺失,是我国高教*所面临问题的总核心。没有了高尚精神的大学,就如一个人没有脊梁一样。直面当前大学教育问题的书充斥于世,这本书是温和的,仿若静水深流,在回顾那些老大学的办学精神的同时,希望引起人们对于现今大学教育的关注、反思。编者陈远说:“这些老大学的流风余韵,可以看做是过去大学的一个缩影。现在回过头看看我们前辈的故事,看看他们的生活和理想,可以作为现代大学的一种借鉴。”他还认为,这是一本关于“过去的大学”的书,更多关注的是过去的大学。 本书分三辑:第一辑“大学与校长”选取当时名胜一时的大学中最著名的校长,或叙述他们创建学校之时的艰辛,或叙述他们在大学生存环境发生转变之际的境遇以及选择。不仅记“其迹”,而且记“所以迹”。蔡元培、竺可桢、梅贻琦、张伯苓、司徒雷登、唐文治……这一串名单,可以作为过去大学校长的一个缩影,从中当可窥探出过去大学的发展史。第二辑“大学往事”,选取了圣约翰大学、金陵大学、东吴大学、云南大学等过去少为人提起的大学,这些大学至今多已不复存在,看看发生在过去这些校园里的故事,当知大学之所以为大学的所在。第三辑“大学理念”是近年来时贤对于过去大学留下来的资源的一种梳理,可以看作是对当下教育的谏言。 读过此书后,或许把这本书献给正在大学里读书的莘莘学子以及跟我一样曾经在校园里读过书并且迷惑过的人们,我们不能改变周围的环境,但是我们能够改变自己。 《谁的大学》 薛涌 著 / 云南人民出版社 / 2005 本书最重要的主题,是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运动的批判。这一运动,已经使中 国的高等教育误入歧途。更糟的是,人们虽然在这一运动发足之际对之百般嘲弄, 但几乎没有人提出过系统的批判。《谁的大学》,带你体验中美的文化和教育差异,引发我们对中国教育现状深深地思考,是以一本提升思想高度的书。读过此书我们会对中国的教育制度,我们的大学教育有全新的思考和认识。 《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 丁学良 著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04 大学的品质系国之兴衰,乃因她是包括科学、制度、观念、文化等整个社会创新的最重要源泉。但只有世界一流大学能最称职地担当起创新源泉。原因就在于使这些大学之为世界一流大学的那些特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不是为了虚荣,而是基于一个重要事实:大学是国家的智力支撑,大学的兴衰与大国的兴衰密切相关。与此相关联,丁学良既提供了世界范围内现代强国崛起的丰富实例,又进行了透彻分析。他指出,国家实力包括软力量和硬力量。大学作为孕育新知识、新观念、新方法、新的组织形式和制度结构的基地,是国家软力量的发源地。而在21世纪,相对于技术应用造成的硬力量,由新知识、新观念、新的制度结构等构成的软力量更为重要。 我国大学与美国大学的差距是全方位的,正如丁学良先生所指出的,不是量的差距而是质的不同。中国大学原本起点不低,它的落伍源于50多年前走“苏式”道路后与世界大学主流脱节这一不幸事实,其中,对大学所作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功利性定位是主要原因。 丁学良1992年毕业于哈佛大学,获博士学位,是著名的.社会学思想大师丹尼尔·贝尔的关门弟子。过去十年来,丁学良在环太平洋诸国家和地区从事比较现代化的研究和教学,先后工作于哈佛大学本科生院、国立澳大利亚大学亚太研究院和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丁学良现为香港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是当今研究中国社会经济政治问题方面具有国际影响的学术权威。 什么是大学书单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