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人有三忌励志文章
自古而今,无论*安危还是事业成败,准确地认识人都是领导者一项首要的职责。识人准,才有可能用人公、事业兴。如何才能识人准,起码有三忌。
忌看表象。人是复杂的,除了流露于外的言行举止,更有难以显像的内心世界。作为用人者,唯有透过一个人的外在举止,深入探究其一举一动背后的“本真”,才能准确识别一个人的德与才。隋文帝杨坚平定宇内,开创伟业,可谓英明一世,但因只看表象错认杨广,末了还是受辱含恨而终。史载,杨广为了迎合隋文帝和独孤皇后,经常在宫内安排一些年老貌丑的人服侍起居,故意让琴上落满灰尘,把琴弦扯断,装出一副节俭朴素、不事奢靡的样子。对于文帝和皇后派来的'使者,不论地位高下,杨广必定出境远迎,并为来人大摆宴席,厚礼赠送,以便让他们回去为自己美言。凭着这些逼真的表扬和贿赂杨素等权臣吹“耳边风”,最终蒙蔽了隋文帝的识人之眼。随着杨广荒淫无度、好大喜功、贪图享乐、滥用民力等本性的暴露,开局良好的大隋迅速走向土崩瓦解。试想,假如杨坚能以至高无上的帝王之尊、之能,通过不打招呼地随机暗访、认真盘问杨广府的下人、或指派使者如实禀奏等多种方法,都可以拨开杨广摆设的迷雾,识得真实的杨广,但他没有这样做,临死痛心地喊“独孤误我”,还不如喊“表象误我”。
忌听一言。唐太宗曾问魏征:“人主何为而明?”魏征对曰:“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处理事情忌偏颇,识人也忌听少数人偏言。南北朝时的梁朝,虽偏居江南,但本来民安疆靖,太平祥和,只是因为梁武王萧衍错识了一个侯景,便导致了生灵涂炭、国运逆转,本人最终活活饿死。侯景何以错识?缘于梁武帝只凭朱异一人之言识人。侯景初随尔朱荣,后随高欢,再弃高氏降西魏,如此反复无常之人来降梁,群臣皆曰不可,武帝却偏听朱异之说。而后,侯景心藏反叛,梁武帝还是力排众议,只信朱异一人的话,终于一步步走向身辱国败。假如能多听听其他臣子的忠言,识得侯景的真面目,后梁怎会那样短命呢?
忌存私虑。夹杂私心杂念,识人往往难准。晋武帝司马炎本来觉得其子司马衷不肖,难以继任天下,也本来觉得长相丑陋的贾南风好妒忌多权诈,不配当他家的儿媳,但又不愿把*交给儿子以外的别人,也不愿违逆受了贾家贿赂的太后杨艳,硬是让痴呆的儿子登了皇位,把贾南风这个坏女人娶进了门,也就拉开了贾南风擅权乱政、祸国殃民的序幕,最终使司马氏几代人辛苦创立的西晋基业瓦解寿终。如果他当初识人时没有私子、私妻的私心,贾氏乱政、八王之乱的悲剧或许可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