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朗读者》第九期观后感
于家,我们有着太多复杂的情感,也有太多值得分享的故事。如下是励志网为大家整理的观看《朗读者》第九期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
观看《朗读者》第九期观后感(一)
我常常问自己,
儿时的家怎么就不能忘记?
那土窑洞里看不到砖瓦和水泥。
也许是父亲的推车了不起,
供我们读书离开乡村离开了土地。
也许是母亲织的格格衣,
谁见谁夸的感觉怎么都抹不去。
难忘中秋明月夜,
爷爷把月饼六半切。
哥姐不肯来品尝,
那月饼的滋味可是甜中透着香。
难忘看病回家的路上,
哥哥将衣服披在我身上。
上学的机会谁能不渴望?
三姐将自己留在了家乡。
我魂牵梦萦的地方,
我看不完住不够的地方,
我愿将心交付的地方,
那就是生我养我的家。
观看《朗读者》第九期观后感(二)
因央视节目《朗读者》热播,俨然掀起一股朗读热,几乎是一夜间,文青们突然集体进化成为朗读者。
严格来说,《朗读者》更近于朗读包装下的《感动中国》,借朗读这个似乎“高大上”却又不难操作的壳,煽情得以合法转世,但它与真正的朗读,其实关联不大。
靠朗读就能复兴文化?靠朗读就能唤醒对阅读的重视?靠朗读就能重建我们心中的仪式感?这些想法很抒情,但未必能得到实证。更重要的是,一旦沉浸在这些桃色的想象中,我们就会忘掉,当下朗读本身其实很成问题——它压根就是西方文化的舶来品,尚未与我们自己的文化有机融合。
安徽省朗诵艺术学会副会长安妮曾指出:由于重视学生朗诵的集体效果,朗诵的音乐性和动作性在不知不觉中趋向夸张,结果是把朗诵和舞台表演混为一谈。
安妮所批评的,即所谓“朗读腔”,指在朗读过程中加入过多表演色彩,因过分夸张,不仅不能打动听众,反而让人浑身起鸡皮疙瘩。在今天,岂止学生们有“朗读腔”,很多专业人员亦如此。
就以《朗读者》为例,著名话剧演员濮存昕一口一个“老舍(shè)”,用情之深,咬字之狠,结果却念错了音。
表达尊重、景仰,完全可以用更平易的方式,何必如此内力十足?相信很多人会说:这是艺术,你不懂,说明你缺乏艺术感受力。如果艺术可以如此背离真实感和最起码的羞耻感的话,这种艺术未免也太“拿着肉麻当有趣”了。
事实上,濮存昕式的“朗读腔”绝不是什么高雅艺术,而是对现实的无奈妥协。
1947年,魏建功、黎锦熙等在中国语文诵读方法座谈会上,便有学者提出朗读话剧化是导致朗读活动矫揉造作的主因。
著名学者潘家洵(易卜生作品的译者)先生说:“中国话剧所以难听,是因为‘美化’。而目前一般人学习国语多以话剧或留声机为师,越学越难听,实在是语文教育上的一个大问题。”
孙楷第(著名学者,敦煌学家)先生则指出:“中国的戏剧所以不自然,是因为本来是由野台子戏发展而来,因为台下空阔,观众嘈杂,台词就不得不高亢做作,不顾自然,以引起台下的注意。过后搬到茶馆里,再进一步有了正式的戏院,也不能摆脱那种矫揉造作的毛病。中国语文诵读万万不可舞台化!反过来看西洋戏院,发达很早,所以到现在台词与语音相差很微。”
可见,所谓“带着感情朗读”“抑扬顿挫”“模仿作者情感”“打动观众”之类,其实都是借口,不过是“野台子戏发展而来”,可在当下,这却被认为是最优秀、最高雅的艺术。
那么,“野台子戏发展而来”的东西,又是如何变成经典的呢?
首先,与历史相关。
虽然西周时便已有“诵”(初期为朗读,汉代许慎时已成背诵),宋朝时已有“朗诵”,但只是为了背和理解课文而设,算不上艺术,“以声节之”而已。1919年以后,朗读作为动员技术之一,逐渐得到重视,从五四运动到抗战,朗读的地位越来越高,不具备表演性的朗读渐被排斥。
其次,与苏联影响相关。
苏联语言大师阿克肖诺夫曾说朗诵是“戏剧艺术的变种”,是一种“更接近自然的、口语化的舞台语言”。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也说:“语言即音乐。在舞台上讲话,这是一种困难并不亚于歌唱的艺术,要求有很好的修养和高超的技术。”
在以俄为师的氛围下,这些话不啻金科玉律。
其三,与教育相关。
根据1955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初稿)》,提出:“朗读要有感情。但是儿童必须很好地理解和掌握了课文的内容,对其中的人物和事件有了正确的一定的态度,朗读才能有感情……儿童对作品的理解和所受作品的感染,就表现在朗读的表情上。”
这就是说,不仅声音要假,表情也应足够夸张。
1955年到1963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删除了“朗读要有感情”,但1978年又恢复了“在正确地读的基础上,要求读得通顺流畅,再从流利地读到有感情地读”。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原本对朗读无具体规定,但1992年《教学大纲》亦加入“有感情朗读”,以后“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出文本的思想去和自己的阅读感受”成为标准。
语文教学之所以提出这些要求,是苏联教育观念影响的结果。可问题在于,学生与社会接触甚少,对课文的理解能有多深?怎么能准确表达作者的情感呢?只好人云亦云,模仿老师和成人,摇头晃脑,似乎沉醉其中,其实是在系统学习诈骗技巧。
由于朗读速度慢于阅读,据国外统计,同样的文本,朗读时大脑每秒可处理2.2—4个单词,而阅读时可以处理9.5个单词。在教学实践中,常常出现因朗读而耽误课堂时间的情况,许多语文教师不得不采用齐读,以节约时间。
齐读的最大问题在于掩盖个性,只要声大、整齐,即告成功。为了整齐,不得不拖节奏,一字一顿,在齐读中,许多学生不看文本,见一个字读一个字。齐读进一步异化了朗读——似乎只要声大,只要有所谓节奏(或节奏变化),即是成功的朗读。
不否认,朗读有发展为艺术的可能,成为更高级的朗诵之类,但这种艺术应有更本质、更内在的标准,但到目前为止,我们似乎还未建立起这样的标准,即使是很著名的朗诵“大师”,他们播出的唐诗、宋词也常令人浑身发麻,其他可想而知。
中国古人也朗诵,也带有一定的表演性,但更倾向于表现自身的行为状态,所谓长啸、踏歌、吟咏,并不强调大众参与,也不会假设身边站着一万名观众,自己有义务去感染他们。想李白乘舟时,如岸上传来的是濮存昕先生一句深情的朗诵,一代诗仙恐怕很难拒绝投水而死的`诱惑。
总之,朗读的路还很远,且慢摇首摆尾。
观看《朗读者》第九期观后感(三)
抛开众口难调背景下对于节目内容体例的褒贬不一,我想说说我看到的董卿。
下午用了挺长的时间看了中新网对“朗读者”和董卿的报道。从高中时看青歌赛开始,喜欢这个可爱的女人已经十几年。从她的节目里不难感受到满满的文艺气息,甚至有些地方让我找到了莫名的契合,对于这个陌生的女子,我的情感已经从懵懂的喜欢演变成发自内心的欣赏。当然,这个世界上没有谁的人生是可以被复制的,偶像是和我们不同的个体,她也未尽完美。董卿或许并不十分出挑,也难免带有公众人物的光环,但她的确是一个有学者思维的媒体人,光是这一点就让她的格局大于大部分主持人。我感受到她娟秀而叛逆的内心,聪明的脑袋,工作狂的劲头,不打折的专业精神,或许再加上她的阅历——当所有的这一切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就不是一件十分简单的事了。“朗读者”是董卿从业二十多年积累的一次集中展示,她已然惊艳了人们的眼光。这一次,偶像让我看到了时间沉淀下的力量。沉淀下来的不是虚空,是一直以来的追求与思考。董卿从来不是一个盲目庸碌的人,她喜爱自己的职业,且有着高于一般同行对于职业的理解和理想。她今天的成就的基础在于她拥有CCTV这块招牌,而这个平台是她凭借出众的专业素养取得的。从入行到进入CCTV,她走了将近十年,十年的蓄势之后,董卿慢慢绽放自己特有的光彩,又用了十几年,她进行了一项开创性的工作,在业界树立了一个标杆,或许她的职业道路从此也会发生质的转变。这例子明白告诉我,对于成就一番事业来说,“十年磨一剑”这句话是真的。十年的确占据了一个人生命里挺大的比例,但是能够称其为“事业”的也一定不是轻飘飘的东西。在追求事业的路上,不教条死板,拥有不落俗套的想法,经过理性思考认为对的就去坚持,投入自己所能的最大限度地努力,不丧失底线,终会遇见那些想遇见的。
喜欢一个人十年,发现她仍然是你的女神,并且因为你自己的成长更能理解她也更加喜欢她了,这是会令人感到幸福的,尽管你们是陌生人。“朗读者”带给我许多角度的感触,尽管它只是一档零门槛面向全国观众的电视节目。每看完一期都有说些什么的冲动,但是写下来的或许不及当时感受到的十分之一;每看完一期也都有做些什么的冲动,开始认真注意某个作家,开始思考某种生命现象,开始向往某个地方。我想我会尽量去做。我狭隘,我选择投赞成票。一档电视节目,直面真人,直指人心,我以为这已经尽到它的使命并且高于平均水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