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味道观后感600

  董卿的《朗读者》最打动人的,是帮观众又找了一回“初心”。如下是励志网为大家整理的朗读者味道观后感600,欢迎大家阅读。

朗读者味道观后感600

  朗读者味道观后感600(一)

  一个3米高的古朴小亭,一套专业的收录设备,一段沁人心脾的动人文字……4月21日,央视《朗读者》节目中的“朗读亭”终于漂到了长沙,引得热爱阅读的人们纷纷慕名前来。在那个闹中取静的小空间里,留下自己最真诚的情感。

  当天,长沙市天心区2017年校园文化进社区启动暨金口才朗读演说社授牌仪式在太平老街举行,长沙市首家公益朗读亭也正式亮相。

  让孩子体会诗词的美妙

  在形形色色的爱好者中,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显得格外引人注目。活动中,天心学子和“金口才”朗读演说社成员为市民群众联袂演绎了一场语言艺术盛宴。

  著名文化学者陈曦明老师带领小朋友身着古典服饰齐读《三字经》《弟子规》等中华文学经典,传播中华文化,弘扬传统美德。来自天心区的4名小学生诗朗诵《璀璨天心》,将天心之美娓娓道来。

  本次活动为长沙市首个公益性、专业性朗读演说社团金口才朗读演说社授牌,由天心区委宣传部和金口才朗读演说社共同打造的中南地区首个公益朗读亭也在太平老街正式启用。古香古色的朗读亭内安装了目前最为先进的数字录音设备,市民游客可走进亭中读一段喜爱的文字,讲一个动人的故事,感受语言的魅力和文字的力量。

  将高雅艺术送入平常百姓家

  天心区校园文化进社区活动已连续举办五届,开展了演艺进社区、培训进社区、歌手大奖赛、文化大课堂等系列活动,为广大学子搭建了展示平台,为社区群众送去了文化大餐,深受大家的欢迎。

  今年的校园文化进社区突出内容创新,新增了戏曲进校园、经典朗读进校园等主题活动,将通过建立戏曲文化志愿者工作站、金口才朗读演说社,开展优秀戏曲剧目校园巡演、社区展演,组织中华经典朗读等活动,致力于将高雅艺术真正送入平常百姓家,让更多的人感受朗读的乐趣和经典的魅力,领悟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掀起全民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
 

  朗读者味道观后感600(二)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里写道: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只有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或许因为它只存在于心里,所以提起“味道”这个词,伴随的往往都是记忆。4月22日,央视《朗读者》将以“味道”为主题,邀请到中国古典文学专家叶嘉莹、著名导演张艾嘉、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奖”得主叶锦添、都市爱情小说掌门人张小娴、杭帮菜掌门人胡忠英、青年钢琴演奏家吴纯等嘉宾一起在朗读中分享记忆中与“味道”有关的故事。

  古诗词大师叶嘉莹为中华文化而“吟诵”

  从第一期节目中的“中国英法翻译第一人”许渊冲到后来的“敦煌女儿”樊锦诗、“中国焊接学科奠基人”潘际銮,《朗读者》的舞台上时常会出现一些值得用生命去尊重的真正的大师。本期节目中,又有一位这样的大师登台,她就是已经93岁高龄的中国古典文化教育研究大师叶嘉莹。

  叶嘉莹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饱读诗书,后师从于古典诗词名家顾随教授学习,深得老师的赏识。1945年大学毕业后,叶嘉莹便开始了自己的教学生涯,先后于多所世界著名大学教授中国古典文化,去年还获颁“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终生成就奖。她一生致力于古典诗词的教学,获得了使古典诗词于当代「再生」的赞誉。

  叶嘉莹曾说过:“我以为中国古典诗歌之生命,原是伴随着吟诵之传统而成长起来的。古典诗歌中的兴发感动之特质,也是与吟诵之传统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对于吟诵诗词这一活动,叶嘉莹一直十分倡导。而吟诵,其实也就是古典版的朗读。在本期节目中,这位著作等身的教育大师将在《朗读者》中畅谈古典诗词文化对自己人生的影响,并为中华文化而吟诵。

  “岁月女神”张艾嘉分享女人的故事与味道

  提起张艾嘉,大家的第一个反应往往都是——这是一个有故事的女人。而对于女人来说,“故事”几乎就等同于她的“味道”。

  作为一个明星,张艾嘉从不刻意遮掩自己的年龄。在节目中,当被问到如何界定年龄的味道时,她坦言:“一切都来得很自然,逃也逃不掉。”而对于女人的味道,张艾嘉也用自然来形容:“味道是要被品尝的,我相信味道是来自于你自己人生的态度,你怎么看待自己,那你散发出来的东西是自然的,那个就是你自己的味道。

  曾经,李宗盛为张艾嘉写的一首《爱的代价》被无数人奉为最能代表爱恋成长的经典。但在当时,张艾嘉还觉得这首歌的名字“有点土”。而前两年再唱这首歌的时候,张艾嘉却发现自己的心与这首歌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这个心经历过更多的.事情了,就觉得歌里面几乎每一句都是一个画面和故事,所以特别感伤。”

  究竟这样一位充满故事和味道的张艾嘉会为大家带来怎样的朗读?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央视《朗读者》。
 

  朗读者味道观后感600(三)

  《朗读者》带给观众的感受,无论是企业家、世界小姐、大明星、大学者、医生和普通人,他们虽各有身份之别、建树之差,但都有着同样浓度的性情之真。一对平凡的夫妇上台念情诗,丈夫为妻子的愿望种下满谷鲜花,更让人击节赞叹的是丈夫遇到妻子后的所有荒唐举动。妻子说,如果当年我有一万个结婚对象可以选择,他也只排在一万名之外,却被丈夫先通知了所有亲朋好友结婚的消息,收了礼金后再求婚的破釜沉舟之势反攻,妻子说更打动人的是那一往无前的勇气。从此一生,丈夫偕着妻子,以开阔的胸襟践行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古谚。

  濮存昕带来的散文与故事,属于半个多世纪前那个弱小的、不名一文的孩子。“我小时候有绰号濮瘸子,直到小学年级还踮着脚走路。”鲜为人知的往事里,是一位名叫“荣国威”的大夫,医好了孩子的腿,也救赎了一颗幼小的、自卑的心。所以,当濮存昕从老舍散文里遇见那个改变作家的宗月大师,“便如同看见了改变我生命轨迹的荣医生,没有他就没有今天的濮存昕”。墙外是炮火隆隆,围墙内有人生的初啼,这是无国界医生蒋励的真实经历。太多战争中降临的“生”给“死”带去希望,她朗读鲍勃·迪伦《答案在风中飘扬》,“一只白鸽要飞过多少片大海,才能在沙丘安眠。炮弹要多少次掠过天空,才能永远被禁止……”

  96岁高龄的翻译大家许渊冲译作等身,《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牡丹亭》……他荣获过国际翻译界的最高奖项之一“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然而舞台上直指人心的是当念及生平翻译的第一首诗,林徽因怀念徐志摩的一抔深情,瞬间令这位老人泪盈而泣,在舞台上抽噎。由此可知,许渊冲先生能够在翻译上不止步于“美”,更追求“真”的心性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