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重工梁文根:成功永远属于挫败感

三一重工梁稳根:成功永远属于愈挫愈勇的人

文/清如

[人物名片]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梁文根

从砸铁饭碗到努力创业,梁文根变得越来越勇敢和执着,成为“中国私营重工业的第一人”。

  第四创业

大学毕业后,梁文根被分配到一家国有企业工作,但不久之后,他大胆地放弃了“铁饭碗”以追求自己的创业梦想。

但是,梁文根的创业道路并不平坦。从卖羊到酿造葡萄酒,再到制造玻璃纤维,他失败了三项创业。然而,他没有灰心,而是变得越来越勇敢,并继续寻找新的创业机会

经过分析,梁文根决定开发一种当时市场上稀缺的有色金属焊料。他和三个合伙人共同筹集了6万元作为启动资金,成立了涟源市茂塘焊接材料厂。

在地下室,他们开始研究产品。在对配方进行了一百次调整并对工艺进行了数十次更改后,第一款产品105铜基焊料问世了。

梁文根将产品送到辽宁的一家工厂,但很快就收到了第一批退货。事实证明,105铜基焊料的质量不够好。

但是有些人不同意更改设计。他们认为这种管子是在国外使用的,只要被模仿,就无需更换。易小刚坚持技术创新。

经过认真考虑,梁文根采纳了易小刚的建议,催生了后来被广泛使用的歧管阀。 “歧管阀的成功开发不仅使三一重工实现了批量生产,而且为三一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2002年9月,三一重工的混凝土泵在香港国际金融大厦的施工现场将混凝土输送到406米的建筑表面,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

后来,三一重工先后在液压,电气等方面进行了技术创新,提高了技术实力,为成为行业领导者奠定了基础。

  股权激励策略

除了专注于技术研发外,梁文根还非常重视人才。通过建立股权激励制度,他将自己的股份放弃给了真正的人才,并促进了公司的快速发展。

早在1999年,为了奖励易小刚的杰出贡献,梁文根就召集股东作出决议,并向易小刚提供了公司所持5%股权的2%。

到2000年,三一控股的9名董事权益分别为:梁文根59%,唐秀果9%,项文博8%,毛中武8%,袁金华8%,周福贵4%,翟登科1%和易小刚2%,王作春1%。

“多少股权代表一个人对一家公司的控制权,几乎没有人愿意将权力授予他人。但是,如果他们是自己事务的主人,他们将关心公司的生存和发展。”

同时,为了降低决策风险,梁文根还聘请了15人的专家组作为咨询机构,以就公司的重大决策提出建议。

另外,梁文根对员工非常好。公司为每位员工购买“五险一金”;为员工提供顺畅的职业发展渠道;建立自己的培训系统等等。

2011年,梁文根以700亿元的财富首次成为“ 2011年中国首富”。

三一集团的意思是“创建一流企业,培养一流人才,做出一流贡献”。显然,梁文根做到了。

“如果我们确定一条道路,那么我们就不必惧怕危险并勇往直前。即使一无所获,我们也必须尽力为进步创造条件。”

资料来源:南才访谈

他拒绝轻易放弃这一成就,因此请他的老师翟登科教授来现场指导。在翟登科教授的帮助下,梁文根成功解决了有色金属焊料的质量问题,从而获得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8000元。

在赢得第一场战斗后,梁文根没有止步于此。他注意到当时该国庞大的基础设施投资背后的无限商机,并果断地进入了重工业制造领域。

  专注于技术研发

1993年,梁文根将公司更名为“三一集团”,将涟源的物资基地更名为“三一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并将其总部迁至湖南省省会长沙。

当时,工程机械领域的核心技术掌握在德国,美国和日本等外国公司手中。梁文根在资源,技术和渠道方面没有优势,只能“*”走自主创新之路。

他的梦想是“为中华民族的产业种植实验场,从而铸造中国的世界品牌”。

他邀请首席技术员易小刚开发混凝土泵和其他工程机械产品。

在研发过程中,易小刚发现混凝土拖车泵的高低压开关必须连接到不同的管道上。为此,他设计了一种可以旋转90度的气动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