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党父兄,不偏贵富,不嬖颜色。】

2、【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雀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另乎?】

3、【以攻战亡者,可胜数。】

4、【天下有义则治,无义则乱。】

5、【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

6、【衣食者,人之生利也,然且犹尚有节。】

7、【言不信者,行不果。】

8、【诌谀在侧,善议障塞,则国危矣。】

9、【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

10、举物而闇,无务博闻。——举一个例子尚且不明白,就不要追求见多识广。 

11、亲戚不附,无务外交。——亲戚都不归附,也就不要对外办交际。 

12、人不分幼长贵贱,皆天只臣也。

13、今王公大人惟毋为乐,亏夺民之衣食之财,以拊乐如此多也。——现在王公大人从事于音乐,损害夺取人民的衣食之资,仅从命人听乐这一点来看就已经很厉害了。 

14、今若使天下之人偕若信鬼神之能赏贤而罚暴也,则夫天下岂乱哉。——现在如果天下的人都相信鬼神能赏贤罚暴,那么天下怎么还会混乱! 

15、刀受其利,试者受其不祥。——刀展示了锋利,而试刀砍头的人将遭到不祥。 

16、厚攻则厚吾,薄攻则薄吾。——攻击我很厉害我也回敬得很厉害,攻击我很轻微我也回敬得很轻微。 

17、可誉而不誉,非仁也。——该称颂的却不称颂,这就是不仁。 

18、吏不治则乱,农事缓则贫。

19、君子战虽有陈,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20、备者,国之重也。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此三者国之具也。

21、天下有义则治,无义则乱。

22、官无常责而民无终贱,有能刚举之,无能则下之。

23、心无备虑,不可以应卒。

24、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25、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

26、所信者不忠,所忠者不信。——信任的人不忠诚,忠诚的人不信任。 

27、故先民以时生财,固本而用财,则财足。——所以从前的贤君按照农事来生财,巩固根本并节约用度,财务自然就丰足了。 

28、故备者,国之重也;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所以,储备是国家最重要的事;粮食是国家的宝物;武器是国家的利爪;城池是守卫国家的屏障。 

29、故大国之攻小国也,是交相贼也,过必反于国。——所以大国攻打小国,那是互相残害,大国的错误必然反过来使其本国受害。 

30、是与天下之所以察知有与无之道者,必以众之耳目之实知有与无为仪者也。——凡事天下要考察有无的原则,必定是以众人的耳目所见所闻的实情以知有与无来作为标准的。 

31、是故为其所难者,必得其所欲焉。未闻为其所欲,而免其所恶者也。——所以,即使做很困难的事情,也一定能够达到目的,没听说过想达到自己的愿望,而能回避困难的。 

32、是故天地不昭昭,大水不潦潦,大火不燎燎,王德不尧尧者,乃千人之长也。——所以,天地不夸耀自己的明亮,大水不夸耀自己的清澈,大火不夸耀自己的炎烈,有德之君不夸耀自己德行的高远,这样才能做众人的领袖。 

33、杀其父而赏其子,何以异食其子而赏其父者哉?——杀死他的父亲然后奖赏他的儿子,与吃他的儿子然后再奖赏他的父亲有什么不同呢? 

34、此所谓便其习而义其俗者也。——这就是所谓的适应习惯,安于风俗啊。 

35、皆曰∶“吾上祖述尧舜禹汤文武之道者也。”而言即相非,行即相反。——一个个都说∶我是向上效法了尧、舜、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的大道。”但所说的话却是互相攻击的,所行的事是截然相反的。 

36、绰非弗之知也,禄胜义也。——胜绰不是不懂得这些道理,而是他把俸禄看得比义还重要。 

37、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

38、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

39、诗云∶“必择所堪,必谨所堪”,此之谓也。——《诗经》上说“必须选择所使用的染料,必须谨慎地来浸染”,就是这个意思。 

40、赏赐不能喜,诛罚不能威。——赏赐并不能让人欢喜,责罚也不能让人畏惧。